首页

在线女王视频

时间:2025-05-28 17:41:00 作者:上海启动建设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 浏览量:99053

  中新网上海5月27日电 (谢梦圆)27日,上海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在沪启动,会上首次发布了《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建设研究蓝皮书》,标志着中国在构建国际航运绿色治理规则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在国际海事组织(IMO)第83届环保会议上,针对5000总吨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温室气体排放“技术+经济”净零排放管控新政正式获批。该新政将自2028年起对国际航行超标排放船舶实施阶梯性碳费机制。船舶所使用的燃料需经过全生命周期碳强度核算,并基于认证结果进行碳费缴纳。这标志着建立权威、独立、符合IMO标准的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成为全球航运业的当务之急。

27日,上海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在沪启动。谢梦圆摄

  为积极应对国际规则调整,上海海事局、上海市交通委牵头组织上海海事大学专家团队,联合国内主要能源、航运企业及认证服务机构,于今年3月发起成立了“上海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协会”,作为中国首个专注于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建设的法定实体。

  协会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系统编制了《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认证制度建设研究蓝皮书》,明确覆盖船用燃料原料采集、生产加工、运输分销、船上使用等各环节碳排放核算路径。蓝皮书全面对标IMO、欧盟等国际先进政策与认证制度,结合中国航运燃料产业实际,从政策、标准、组织、数字平台等维度,提出建立统一、高效、国际接轨的认证制度的总体框架,为中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航运低碳治理体系提供了“上海方案”。

  目前,协会正在加快推进自主认证体系文件编制,计划于今年底完成核心制度设计并进入试运行阶段。技术支持方面,认证体系将以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与验证平台,确保燃料碳足迹信息可追溯、可核查、可信赖。

  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处在从基本建成向全面建成迈进的关键时期,推动航运绿色化转型已成为提升上海航运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抓手。

  中国国际航运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的建设,既是推动上海构建国际绿色燃料交易和认证服务中心的重要支点,也是中国在全球绿色航运治理体系中积极作为的重要体现。该体系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绿色航运话语权,更将助力上海在新一轮国际航运竞争中掌握主动。(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生态美、候鸟归!濒危“稀客”飞抵“驿站” 冬日精灵蹁跹绘就和谐画卷

近期爆火!官方回应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咱们平谷区、天津蓟州和河北三河、兴隆共同在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举办‘欢乐京津冀·一起向未来’秧歌花会展演活动,既丰富了京津冀群众的文化生活,也能促进京津冀地区的文化交流、交融,让人们感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带来的丰厚成果。接下来,平蓟三兴四地将持续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在京东休闲旅游示范区、直播电商产业功能区建设和京津冀文旅体交流活动等方面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平谷区副区长马冬梅介绍说。

专家分析丨美西方“拉偏架”正将中东推向战乱深渊

北京9月18日电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18日表示,大陆方面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于2005年8月1日和2007年3月20日起,分两批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鲜水果、蔬菜、水产品等34项农产品免征进口关税,有力帮助台湾农产品开拓大陆市场,台湾农渔民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但赖清德当局上台以来,顽固坚持“台独”立场,不断进行谋“独”挑衅,升高两岸敌意对抗,阻碍两岸交流合作,至今仍单方面限制大陆1000多项农产品输入,严重损害两岸同胞福祉。鉴此,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近日发布公告,决定自2024年9月25日起停止执行对台34项农产品免征进口关税政策,我们对此表示强烈支持。

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 山西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持续加码

“学生进入大学后,如何选择学习方向和路径,将成为面向学生和高校的双重命题。”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副院长许建新认为,一方面,学生的思辨、适应、分析等个人综合素养的“含金量”在上升;另一方面,对高校师资力量、“产教研”融合能力、教学体系制度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丨大桥下的他们,是总书记的牵挂

坐落在六盘山的隆德县风景秀美,夏季平均气温只有18摄氏度。今年,经朋友介绍,代英专门来此避暑,“一下车就爱上了这里,空气好,很安静,满眼都是绿色”。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